Cam Rivers Publishing

 

2020年第六届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

Cambridge Xu Zhimo Poetry & Arts Festival

徐志摩新年诗会 之七

New Year Salon of Xu Zhimo Poetry Reading

No.7

 
 

编者按

最近,剑桥经历着30年来最寒冷的冬天。虽是阳光明媚,实则温度很低,夜间甚至降至零下9度。在早春的阳光里,路上行人稀少,这座大学城仿佛处于半梦半醒之间。

今天我们来分享徐志摩的一首充满希望的诗歌《呻吟语》。这首诗最初发表于1925年(民国十四年)9月3日的《晨报》副刊《镌刊》,后来被收录在诗人的第二本诗集《翡冷翠的一夜》,被称作是他“生活上又一个较大的波折的留痕”。

那段时间,志摩的生活并不顺利。刚结束英国留学回国不久的他,在文学、文化界刚开始发展之时,难免遇到些波折。他虽冒天下之大不韪,结束了第一段由父母包办的婚姻,但后来的情感生活也仍旧未能如愿。1925年,在内心矛盾的促使下,徐志摩启程前往欧洲,试图暂时摆脱当下的苦闷。于是,沿途的风景与对个人情感的思考,成就了诗歌《呻吟语》。

非常巧妙的是,这首诗虽名为《呻吟语》,但词句之间并无任何直白的呻吟、倾诉与抱怨。全诗读起来没有沉重的基调,没有颓废的风光,也没有内心的纠葛和苦恋的痛楚。诗人用反衬的手法,将内心的苦闷藏于隐匿处。

诗人也用了祈愿的方式,向往着毫无烦恼、自由快乐、佳人相伴的美好光景。他放声的歌唱宇宙、光明、美与希望,从而更加映射出现实世界的真相,那就是不完美的、人愿难以尽遂的真实的生活。他就像一位虔诚的祈祷者,在充满希望与圣洁的祷词后,是潜流的呻吟。

这首短小精巧的诗,生动的凸显了音韵与律动之美。徐志摩的《呻吟语》,一如他擅长的诗文格调,韵脚密,诗行协调,有音乐般让人悦耳顺口的节奏感和美感,十分适于诵读。它也曾被谱成曲,由多位知名歌手演唱。

下面,我们就有请来自岭南的知名文化学者、广州十三行博物馆的创始人李黎教授,为我们来朗诵这首优美的诗歌。英文版将由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院士,学院图书馆馆长、档案馆馆长,科学历史学家彼得·琼斯(Peter Jones)朗诵。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即将公布剑桥大学国王学院藏徐志摩手稿,并举办线上展览。感谢琼斯院士,多年来对于徐志摩项目的大力支持。

除了在诗文前所放置的音频之外,若您想观赏诗歌朗诵的精彩视频,请点击文末链接

最近我们正在征集以春天为主题的文学与艺术作品,为即将举办的2021春季读诗会做准备。详细征稿信息,请参见文末。




|徐志摩新年诗会|之七

New Year Salon of Xu Zhimo Poetry Reading | No.7

Language of Groaning

by Xu Zhimo

读诗人|李黎  & Peter Jones

Recited by Lily & Peter Jones




呻吟语

徐志摩

朗诵:李黎




我亦愿意赞美 这神奇的宇宙,

我亦愿意忘却了 人间有忧愁,

像一只 没挂累的 梅花雀,

清朝上 歌唱,黄昏时 跳跃;——

假如 她清风似的 常在我的左右!

我亦想望 我的诗句 清水似的流,

我亦想望 我的心池 鱼似的悠悠;

但如今 膏火 是我的心,

再休问 我闲暇的诗情?——

上帝!你一天不还她生命与自由!




Language of Groaning

      by Xu Zhimo

Recited by Peter Jones




I would like to celebrate the miraculous universe,

I would like to forget the worries in the human world,

Like a care free waxbill,

Singing at dawn, hopping at dusk –

If only she could always keep me company like a gentle breeze!

I wish my poems would flow like clear water,

I wish my heart were as relaxed as the fish in the pond;

But now my heart is full of anxiety,

Oh God! If you do not return life and freedom to her,

I will never enjoy any idyll!




Translated by LU Wenyan & Sophie Song





 
 

诗歌作者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1921年,在他于英国留学期间,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转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当访问学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他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与不少英国的学者和文学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他回到中国之后,于1923年成立新月社。曾任北京大学、光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前身)、大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前身)、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和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

徐志摩的一生,执着的追求爱、自由与美。他在中国文坛上曾相当活跃,留下了不少经典作品。他也为中英两国的文学与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这种影响力延续至今,通过在他的母校剑桥大学国王学院中所竖立的诗碑,修筑的徐志摩花园,举办一年一度的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以及每年成千上万来到康河畔的中国访客。

他的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巴黎的鳞爪》等。

朗诵者 中文


李 黎


广东省政府粤港澳合作促进会 常务理事

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理事

广东省文化学会顾问

广州市归侨侨眷联合会 常委

广州大学客座教授

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创始人、策展人、名誉馆长

广州十三行文化促进会名誉会长

英国剑桥大学考古人类学博物馆 高级访问学者

英国保护濒临消失的世界基金会 国际理事会 常务理事

朗诵者 英文


彼得·琼斯 (Peter Jones)


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院士

学院图书馆馆长、档案馆馆长

科学历史学家

Peter Murray Jones is a Fellow and the Librarian of King's College, Cambridge. He is a one of the co-applicants of the Wellcome Trust Strategic Award on 'Generation to Reproduction', headed by Nick Hopwood.

In 2005 he was a co-organiser of the Cambridge Illuminations exhibition at the Fitzwilliam Museum, and in 2004 curated The Art of Medicine exhibition at the Beinecke Library, Ya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