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 Rivers Publishing

 

2020年第六届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

Cambridge Xu Zhimo Poetry & Arts Festival

当代诗歌朗诵会「第50期」

Contemporary Poetry Reading

No.50

 
 

编者按


文学之所以能够在一个不同的人文环境里生根发芽,缘于合适的土壤和环境。民国初期,当以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人——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 1799年6月6日-1837年2月10日)的作品为代表的俄罗斯古典文学进入中国,新一轮的文学思潮便被激发了出来。这不仅让处在文化转型阶段的中国的文学观念受到巨大影响,更是输入了一种全新的意识形态,成为几代中国人最为珍贵的精神财富。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

著名翻译家、原浙江文艺出版社副总编沈念驹先生,在学生时代第一次读到普希金的抒情诗时,便爱不释手。他与吴笛主编的《普希金全集》收录了包括普希金诗歌、小说和书画卷在内的众多作品,所收内容堪称是目前国内最为完备的。

在沈念驹先生的编辑手记里,他记录了自己从“读普希金到译普希金”的历程。曾经,那些个诗集和故事是他的床头读物,如今,他让普希金的作品成为千千万万中国人的枕边书。

*

今天分享的诗歌《枕边书——给沈念驹》,来自当代诗人赵俊,他曾在中国国内各大刊物等刊物重点栏目发表长诗、组诗及诗歌随笔。

这是诗人写给在俄国文学上做出诸多贡献的沈念驹先生的一首诗。正如诗评中所说,全诗带有一种独特的崇高感。这种崇高感来自于庄严伟大的俄罗斯近代文学思想,以及对译介者的感恩与赞赏。

倘若没有翻译家和主编们的努力与坚持,《高加索的俘虏》、《上尉的女儿》、《黑桃皇后》等"俄国文学之父"普希金的浪漫诗文或许不会那么普及。透露出诗人对于沈念驹先生致力于俄国经典文学,造福普罗大众的欣赏。

诗人赵俊朗诵了这首诗的中文版。本期朗诵英文版诗歌的,是剑桥莎士比亚戏剧节的新锐演员托马斯·洛夫特斯(Tomas Loftus)在英国早春的森林中,大自然的乐音里,托马斯声情并茂的演绎了赵俊的这首诗。欢迎聆听在诗文前所放置的音频,并点击文末链,观赏诗歌朗诵的视频。

托马斯在大自然中朗诵

2019年秋季,托马斯曾随同剧团前往中国首演,饰哈姆雷特一角,深受观众的喜爱。剑桥莎士比亚戏剧节成立已有30余年,每年夏天都在剑桥大学各个学院的花园里举办戏剧演出,是英国最具影响力的艺术活动之一。


当代诗歌朗诵会「第50期」

Contemporary Poetry Reading No.50

诗人|赵俊 • 读诗人|Tomas Loftus

普希金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插画





枕边书——给沈念驹


赵俊

朗诵:赵俊




青葱岁月里的普希金。长着

金色的封面。在身边慰藉

被荷尔蒙毒害的岁月。这并非

少年维特之烦恼。这是山乡少年

一种新的救赎:只有背诵这些

爱情的诗句,才能弥合城乡差距

而皲裂的心谷。在小镇的边缘

这些诗句,和夏虫的鸣叫一起

制造着晚祷的钟声。让我平静地

看着时髦的少女。即便她们是

上尉的女儿。我也会在书中变成

真正的贵族。用鹅毛笔写下诗篇

然后,制造一场并不存在的冗长决斗





遥远的回想:沉睡的百年孤独被按上

红色的手印。我在英溪河的杨柳边

轻嗅浪漫主义的芬芳。像泥土被燕之喙

带进人居。而低矮的屋檐逐渐被送到

挖掘机的铁胃。那无限消失的稻田

和它们一起构筑新型的居住环境

那立体的房屋拉升着人口密度

却再也无法让小镇青年,相信来自

俄罗斯的诗歌。他们也不愿意以

善意的唇齿。接纳染上俄罗斯气息的少年





在二十年后,你作为普希金的摆渡者

重新让远在天涯的我。回到小镇居室

回到那已被乔迁封存的枕衾。在我用

地方口音抚摸诗句的时候,我并不知道

你也曾在故乡度过寂寥的青春期。你甚至

没有这样的安慰。你在昏暗的编审室

成为艄公,为我运送这样的明亮

这是落泪的时刻:我们有多孤独

就多么需要诗的妖娆,魅惑苍白的生活

不再相信自我注定平庸。在寒冷的流放地

他也不曾熄灭过火焰。而我们即便在

越来越雷同的时代,依然会拥有青铜的质地

闪耀着寒光,变成对抗遗忘的冷兵器











Bedside Letter—To Shen Nianju

      by Zhao Jun

Recited by Tomas Loftus





A Pushkin for my adolescent years,

bound in a gold cover. To soothe

the puberty years. It didn't induce

that "young Werther" kind of sorrows but rather

saved a youth from the backwater country: in reciting

love poems, the rural-urban gap was bridged,

filling the gulf between hearts. These verses, with

summer insects' chirping at the edge of the town

chimed together for evening prayers, allowing me

to calmly study the stylish girls even if they were

the captain’s daughters. I became the gentleman

in that book, prolonging a duel which would not exist.





What far-off memory now: A red thumbprint on

"A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 By the weeping willows along Yingxi River,

I inhaled the sweet smell of romanticism. Like mud

pecked away by swallows, or the low eaves delivered to

the iron gut of the excavator, those infinitely disappearing

rice paddies replaced by modern housing,

dense population stacked in dwelling cubes

until downtown youths no longer believed

in poetry from Russia, nor even talked kindly about

the adolescents dipped in Russian romanticism.





Some twenty years later, you, a Pushkin go-between

carried me from far away back home,

to those displaced, stowed-away pillows and blankets.

As my lips echoed the verse into local dialect, I was unaware

you were here, too, in your lonely adolescent years, without

even a similar comfort. You sat in the dimly-lit editor’s office,

a ferryman who delivered that bright light to me.

This is a time for tears: the lonelier we are,

the more potent is poetry to enchant our bleak life,

to defy the thought that we're destined for mediocrity. In the cold, in exile,

you never extinguished the flames. And we,

in times when conformity rules, will be a swift sword, made of bronze,

bursting out a piercing shine, to guard against amnesia.





Translated by Duck Yard Lyricists


 

诗歌作者


赵俊,当代诗人。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生于江南第一名山——莫干山,毕业于浙江传媒学院,现居深圳。任上海雅众文化诗歌编辑。1995年开始诗歌创作。曾在中国国内各大刊物等刊物重点栏目发表长诗、组诗及诗歌随笔。出版诗集《莫干少年,在南方》。

朗诵者


托马斯·洛夫特斯(Tomas Loftus),是英国杰出的青年戏剧演员,在欧洲和亚洲的戏剧界工作多年。他是剑桥莎士比亚戏剧节的主要演员之一。在最近的2018年,他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出演了《麦克白》,2019年在国王学院出演《哈姆雷特》。托马斯非常期待在疫情结束之后,能够回归舞台。

剑桥莎士比亚戏剧节,是英国最具有影响力的五大独立艺术节之一,每年夏天在剑桥大学各个学院上演,距今已有30多年历史。这一戏剧节,也是康河出版社与艺术中心的长期合作伙伴。2019年,双方合作完成了在中国的首演,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央台戏剧频道和数十家主流媒体对活动进行了报道。